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各候選人卯足全力衝刺拉選票,但他們曝光在螢光幕前的新聞,是由具有新聞價值而採訪?還是政治人物「砸錢」讓媒體公司特別製作的報導呢?在當今的業務部與新聞部距離近在咫尺,業務甚至能影響新聞播出的內容,接收訊息的閱聽大眾真的能分辨出來嗎?業配文不只在美食,連政治新聞也成為可以拿來賣錢的大餅。
當候選人想拉抬媒體曝光度,除了製造新聞、踢爆對手黑幕外,就是拿出銀彈攻勢砸向媒體公司,願意被錢砸的媒體業務部就會開始與該名政治人物幕僚團隊展開討論,最後把討論後的結果交由新聞部的記者採訪,或讓他有更多機會能成為政論節目的固定來賓、班底。以專題報導而言,業配的採訪除了該名政治人物之外,幕僚或者業務還會為該名政治人物量身尋找「Case」,讓政治人物所提出的政策感覺更親民、更有說服力,但實際上若跳脫該名政治人物的思維,你會發現許多空洞的話語與不可行的空泛政策,然而你曾注意過嗎?另一種形式就是上政論節目,日前《上報》就曾報導,民進黨內知情人士透露,三立電視董事長林崑海為首的「海派」,在2016年07月成功搶下民進黨中常委改選一席、進軍決策核心後,開始抵制「海派力挺」之外的的其他參選人。以高雄市長初選為例,「海派」選擇押寶陳其邁,不但讓其曝光量增加,更讓另一位參選人趙天麟超過半年都上不了三立電視的黃金時段政論節目,最後傳出趙已遭封殺。而趙陣營也不甘示弱,傳出約莫在去年重陽節前後,趙天麟便與年代集團建立起「合作默契」,包括旗下的壹電視、年代電視的新聞頻道,陸續出現不少趙天麟的新聞,頻道下方的跑馬訊息則數也大放送。上述種種情形可見,政治人物為了獲得勝選不擇手段,即便不是要媒體報導假新聞,但不透過廣告而是靠著買業配文的方式,搶佔新聞版面,讓閱聽眾分不出廣告或新聞,置入性行銷候選人,難道不已成為「政客打手」嗎?上述僅是冰山一角,甚至有許多媒體針對選戰展開「佈局」,為的就是看好「商機」,趁勢大撈一筆,他們真的在乎閱聽眾的感受嗎?不!他們選擇與政客沆瀣一氣,把口袋賺飽飽對這些背後是企業財團的媒體老闆們來說,才是王道。
說實在的,一般的閱聽眾真的很難分辨得出什麼是真正的新聞,什麼又是業配文,因為記者們總是被要求要把廣告寫成新聞的架構與格式。身為握有輿論、監督政府第四權角色的媒體,若不選擇站在輿論、民意的一方,而是服務特定政黨或政治人物,尤其當中牽扯金錢交易時,身為堅持不收政黨、財團收買的我們,要嚴肅地提出兩個問題:
- 給閱聽大眾:你真的想要被「餵養」政客砸錢的業配文嗎?
- 給媒體工作者:你認為接下業配文、幫政客製作業配報導,是符合正常新聞倫理的嗎?不違背你的良心嗎?
當《紐約時報》在2014年組建廣告原生團隊T Brand Studio,他們在成軍隔年就賺進3,500萬美元,一舉貢獻超過30%的數位廣告收入時;當《紐約時報》建立「2020小組」,設定目標「在2020年實現數字收入翻倍增長」時,台灣的眾多大媒體卻選擇以業配文來當做「新媒體單位的營收來源」時,是否該好好反省了呢?